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二十八/二十九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教育观察
“现象教学” 你了解多少?
2016-11-30  北京日报  

字体大小:

  最近,社交媒体盛传芬兰中小学要“取消传统学科教学”,代之以“现象教学”。文章称:11月14日将成为芬兰教育史上一个非常特殊的日子,从现在开始到2020年之前,正式废除小学和中学阶段的学科教育,转而采取实际场景主题教学。芬兰将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摆脱学校科目的国家。

  不过,就在同一天,芬兰全国教育委员会专门刊发声明辟谣称,虽然2016年8月开始,基础教育大纲有些改变,但是学科教学不会取消。

  现象教学是真 取消学科是假

  《参考消息》记者特意向新教学法倡导者、赫尔辛基教育局官员玛丽奥·屈勒宁求证,对方的答复是:“芬兰和赫尔辛基正在推行新教学大纲,更加强调融科教学而非分科教学。在新教学大纲中,传统科目仍然存在,只是教学方法有所改变。其中一个实用的工具,就是采取基于现象的教学法。”由此可见,倡导“现象教学”是真,取消学科设置是假。

  这已经不是芬兰教育官员第一次站出来辟谣了。2015年3月20日英国《独立报》刊发一篇文章,断言芬兰将“取消学科教学,代之以现象教学”。当时,教委首席新闻官汉努·于利莱赫托特意进行澄清。

  所谓“基于现象的教学”,就是各学科老师一起备课,为孩子们准备的跨学科课堂教学。由于一般是以实际生活中某个话题、某个现象为主题来展开教学,又称“主题教学”。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芬兰的一些老师就会在传统学科教学之外,围绕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开展教学。前不久,由芬中教育协会组织的第二届“中芬基础教育高峰论坛”上,芬兰伊勒耶尔维综合学校校长莎图·塞佩恩尼特蒂-瓦尔卡马介绍说,她的学校很多年以前就开始尝试“基于现象的教学”。比如,把孩子们带到森林里,辨认植物、用绳子丈量步伐、把捡到的松果按照大小分类等,回来后还会用捡来的树叶和松果做手工。参与策划和教学的包括数学、自然、美术、体育等科目的任课教师。与之类似,老师围绕很多类似话题来组织历史、地理、外语、宗教等科目的教学。

  一开始,这只是作为一种寓教于乐的方式,或者是跨学科教学的尝试,后来被教育研究者进行系统研究,总结规律,冠之以名,从而更具有可操作性和推广性。有些学校每个学年都会安排一段固定的时间来展开这种“现象教学”,可能是一个星期,也可能是三个星期。至于实施这种教学的时间、频率、范围等,则完全取决于授课教师和学校,教学大纲没有特别规定。

  学什么到怎么学 强调学习者主体地位

  教育专家表示,芬兰每十年一次的课改,是基于本国教育的实际情况以及国家整体发展战略而制定的。此次课改核心是从教什么到怎么教和怎么学的转变,也就是把原来单纯传授知识的内容,尽量转变成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内容,“增加学科的融合是为了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效果,绝不是学科的消亡”。

  芬兰2016年新的教育大纲,更加强调了孩子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要求老师们根据孩子们的求知需求,结合当地的特色实施教学。在这一背景下,“现象教学”成为一种现成的、可以迅速推广的教学模式。

  根据新的教学大纲要求,“现象教学”的话题不再完全是由授课老师选择,学生也可以直接参与到话题的设置中,话题一般是基于实际生活需要。埃斯波拉赫蒂中学校长哈里·科尔霍宁介绍,去年大批难民涌入了欧洲,给当地社会带来了空前的影响。在老师与学生的共同策划下,学校今年开设以“难民”为主题的教学项目,由历史老师牵头,宗教、外语等学科老师配合,带学生参观博物馆,请媒体人士进课堂,还会组织一部分学生到难民问题最严重的德国实地考察。

  新大纲还要求,老师不再是站在课桌前传授知识,学生们也不再只是坐在课桌后面被动地接受知识,老师要与学生们一起寻找答案。新大纲还取消了一部分标准化考试,代之以学生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芬中教育协会副主席、教育专家李栋认为,从强调学什么到强调怎么学,体现出芬兰基础教育工作者注重孩子心理认知规律、个性化发展及遵照教学规律的科学理念。关于这次教改的目的,芬兰议会教育文化委员会副主席、芬中教育协会高级顾问桑娜·劳斯拉赫蒂一语道破:“世界变化太快了,中小学今天教的知识,几年后可能就会过时,谁也不知道孩子们参加工作时的世界是什么样。”因此,课程改革进一步强调了学习者的主体地位,让孩子长大以后能够自我学习、自我发展。

  近年来,不少国内教育工作者到芬兰“取经”,其中“现象教学”模块是主要的观摩内容之一。中国国内一些中小学也在借鉴芬兰的经验,结合各自的实践基础,试着设计自己的跨学科教学方案。值得一提的是,以往芬兰小学高年级与初、高中一样,会开设自然、物理、化学课,而低年级的学生则把这些学科放在一起开设“科学课”,这本身就是一种跨学科教学。如今,这种“科学课”大课堂的做法延伸到了小学高年级和初中,即覆盖整个基础教育阶段。

  全科教师上岗 课程开发跨学科

  在芬兰,以什么样的方式来开展教学,如何利用教学资源,教师有很大的自主权。不管是政府还是家长,对教师都非常信任,这不光是源于芬兰整个社会的诚信体系及长期形成的信任文化,更是源于芬兰高质量的教师培养和培训体系。

  从小学到高中,芬兰受聘教师都要具有所教授科目或教育学相关的硕士学位,还要接受专门的教育培训。尤其是小学教师,一般都是全科教师,他们全面掌握各学科知识,同时还懂得如何用孩子们最容易接受的方式实施教学。教师多数都是研究型的,他们能把握国家及地方的课程体系,因此具备很强的教育教学能力。赫尔辛基美湾小学教师丁倩告诉记者,全科教师为开展“基于现象的教学”奠定了基础,教师们可以充分合作,甚至某一个教师就可以独立完成跨学科教学任务。

  中国驻芬兰大使馆教育组负责人说,芬兰基础教育的可贵之处,不仅在于采取何种具体的教学方式,更在于一切教学活动都是根据实际需要而设计的。要知道,芬兰中小学生曾在“国际学生评估计划”(PISA)测试中连续名列前茅,芬兰根据时代发展的趋势,为塑造适应未来社会的实用型人才不断创新教学方式。

  (作者系《参考消息》驻赫尔辛基记者)

  相关链接

  芬兰中小学课表调整 为新课改预留空间

  响应新课改,芬兰很多中小学已经对课表做了调整,为“现象教学”留出了空间。

  芬兰奥克海森小学某班两个学年课程表的对比发现,与2014-2015学年的课表相比,该班2015-2016学年课表,周一、周二、周四、周五都设置了3-4节“现象教学”课,总课时数达到13个。另外,周一、周二下午常规课堂结束后,该校还组织学生开展一些非正式的融合语言、物理、化学、生物与视觉艺术等跨学科知识的“现象教学”活动。

  皮尔卡拉地区某小学五年级的两位全科教师(地理和生物教师共同完成),正在实验同上一节课。他们以“欧洲地理”为主题,自主设计和编制了共包含17个课时的课程模块,每周两个课时,前后约两个月完成整个课程模块教学。整个课程模块教学,以一定的项目任务为主线,教师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给每个小组一定的虚拟货币,让学生设计一个包括交通、食宿、考察所到国家地理风貌及人文社会景观的欧洲旅行方案。方案的设计,需要小组合作与交流,学生要使用平板电脑和网络,搜索不同国家在地图上的位置和实际距离、交通工具的价格、目的地的食宿情况与价格、不同国家的地理风貌和人文景观等各种各样的信息。最终的方案要保证总的计划费用不超过老师给定的虚拟货币总额,时间和行程安排合理、恰当、有趣,整个课程模块教学,涉及地理、历史、生物、数学等不同学科的知识。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芬兰基础教育将全面推广"现象教学"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