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二十八/二十九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教育评论
人民日报:科学与公平,双轮驱动高考改革
2017-06-08  人民日报  

字体大小:

  原标题:科学与公平,双轮驱动高考改革

  新高考这两天率先在沪浙两地实行,紧接着,京津鲁琼四地今年也要启动高考改革。万众瞩目的高考改革,指向提升科学性与公平性,伴随着公众的新期待,高考改革会继续前行。

  这两天,新的高考正在上海、浙江实施,紧随其后,北京、天津、山东、海南4个省份今年也要启动高考综合改革。高考恢复40年来,每一次举行都牵动着政府、社会和公众的心,有关高考改革的每一项信息,均备受各界关注。

  我们常说的高考,其实是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的简称,包括考试、招生录取两个主要环节。由于既关乎为国家选拔优秀人才,也很大程度上影响广大青年学生的人生轨迹,高考改革就成为中央深改组研究的重要议题之一,还被十八届三中全会列入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容,国务院专门出台了改革的实施意见。高考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指挥棒,其改革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功效。

  高考改革的价值追求是什么?简言之,就是科学与公平,犹如车之双轮和鸟之双翼。近年来,高考在这两个方面的改革一直没有停步。

  科学性主要体现在考试环节,当然,招生录取方面也有科学因素。对高考和高校招生而言,分数是公平的依据,但是,唯分数又是不科学的。所以,为了打破一次考试定终身的局限性,回应社会的呼吁与关切,我们尝试保送生、自主招生、特长生等改革,并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和完善诸多相关措施,尽可能地“堵住”各种作弊行为,在此方面仍需要继续着力。

  这两天上海、浙江两地考生“迎战”的新高考,采用主科必考、其他科目根据兴趣与志愿进行选考,录取时还要参考高中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被称为“两依据一参考”,同时,外语有两次考试机会,以考生的高分为准。这一改革在科学性方面进行了新探索,可谓迈出一大步。两地不再有多年来的理科生、文科生之分,在尊重学生兴趣、特长方面有明显进步。综合素质评价体现了学生考试分数之外的素质,“既看分又看人”,引导考生注重身心健康、思想品德、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如何保证综合素质评价的客观性和透明度?是需要在实施中攻克的难点。

  通过推进普通高校与高职院校分类招考,提升了高考的科学性。职业教育是教育的一个类型,高等职业院校并非低层次的高等教育。高职院校招生突出“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评价方式,完善职业适应性测试和职业技能测试办法,分类考试录取正逐步成为高职院校招生的主渠道。

  公平主要体现在招生录取环节,当然,考试环节也有公平因素。目前,我国31个省(区、市)均已形成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并推动中高考改革相互协调与衔接。同时,国家持续坚持招生计划向中西部地区和人口大省倾斜,提高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上重点高校的规模和比例。今年继续实施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教育部主要负责人表示,录取率最低省份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缩小至4个百分点以内。在中央财政支持下,高校为中西部乡镇卫生院定向培养免费本科医学生。同时,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参加高考政策也在改革、完善之中。

  高考的公平性不仅仅在政策层面,还体现在细微处。这两天,山西省临汾市红丝带学校的16名毕业生,在该校设立的标准化考场进行高考,这是我国首次为艾滋病感染者设立独立的高考考场。各地近年来为残疾人平等参加高考提供合理的便利。

  世间万物变动不居,高考的科学性、公平性也是动态的。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推进和不断深化,城乡、区域、各阶层之间等对高考的公平表达了更高的期待。怎么办?遵循取各方最大公约数的思维,相信高考改革会在科学与公平的双轮驱动下,蹄疾步稳地继续前行。(董洪亮)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教育部:计划18省份试点新高考改革 仅8个启动
· 陈志文:只有大家宽容支持 高考改革才能坚定前行
· 新高考改革下升学规划成教育市场新需求
· 借助现代科技推动高考改革
· 钟秉林:高考改革,前40年功不可没,接下来如何走?
· 李志民:高考改革既要改革考试,更要改革招生制度
· 高考改革到底会取得哪些进展与突破?
· 高考改革研究丛书出版
· “高考改革研究丛书”出版 纪念高考恢复40周年
· 2017年各省高考改革亮点一览:多地将合并录取批次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