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二十八/二十九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教育评论
重拾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自信(图)
2008-08-13  新华网  阳锡叶

字体大小:

  8月8日,第29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国家体育场——“鸟巢”隆重开幕。这是开幕式上的大型文艺表演。 新华社记者程敏摄

  8月8日晚8时,第29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国家体育场——“鸟巢”隆重开幕。这是开幕式上的大型文艺表演。 新华社记者戚恒摄

  2008年8月8日晚上8时,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所展示的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惊艳了世界,赢得了世界各国人民的赞叹。一张画卷,上下五千年的沉淀,中国传统文化完成了一次最自信的展示。  

  众所周知,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数千年积累的历史长河中,无论丝绸、陶瓷、汉字、文房四宝、四大发明还是戏曲、礼乐、水墨画、太极,抑或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悦乎”的礼仪还是“以和为贵”的传统文化精神,“天人合一”的价值观,浸染着数千年来的中华民族。中华民族繁衍不息,是与中国深厚的传统文化代代传承分不开的。

  坚忍不拔、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的主体精神,这一精神,是与奥运精神有着惊人的相似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心态,它包括“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入世开拓精神;“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度社会责任感;“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屈”的大丈夫气概等等。这一主体精神也是中华民族走向21世纪的主体精神。中国文化求和谐,在五千年的历史中,这一精神对中国的凝聚、统一,始终屹立于世界东方产生了重要作用。而在当今世界,和谐的精神不也是最宝贵的一种精神吗?其他如“仁”的人道主义精神、以德为本的儒商精神、遏恶扬善和日新变革的精神心态等等,同样都闪现着如今普世价值观的灿烂光芒。奥运追求更快高更强,追求世界和平,追求人的更好的发展,而中国的传统文化早在数千年就已产生如此诉求,中国文化有足够的自信在当今世界起着其作用。我们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也日益重视加入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

  但我们不能不面对这样一个现实,从“西学东渐”开始,从新文化运动开始,我们文化中的许多精华就被称做“糟粕”要被去除,在近一百年的历史中,中国是逐渐去中国文化的。毫无疑问,现代的青年是与中国文化产生了巨大的断层的,许许多多的青年背不下“李白”,看不懂“司马迁”,听不了戏曲,不知“四书五经”。当我们在韩剧、日剧中找到传统文化的影子并而产生心理共鸣,却在中国找不到一部充满自己文化的电影电视剧,《功夫熊猫》在中国的火爆不正是最好的说明吗?戏曲在萎缩,诗书画琴在萎缩,中国元素变成了只有用来升学的特长,在普通学校,早已难以找到国学功底深厚的学子,我们传统文化正面临传承的危机。

  而更重要的是,我们已不仅在形式上而更在精神上离传统文化精神愈来愈远,由于传统文化现在缺少传承,中国人已逐渐找不到“根”,浮躁的社会已难以找到中国五千年沉淀的沉稳。这原因是不难解释的,除了我们近一百年来太过强调“西学”,其中包括马克思主义,缺少传统文化教育,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恐怕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不自信,这种不自信是不敢相信中国文化能够承担起中华民族屹立于21世纪世界民族之林的重任,因而被逐渐摒弃。

  但事实证明,一个民族要舍弃自己的文化是不可能的,如果不去传承,不去主动创新,那么一个民族将反而被这种文化所负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是有糟粕,但其主体是优秀的。我们在经过一百年再来回头看我们自己的文化,她在奥运会开幕上的表现太令人惊艳,她让世界人民惊叹中国。那么,我们是否会考虑应该大力传承我们自己的文化,发扬自己的文化?中国应该有重拾传统文化自信的勇气。(阳锡叶)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碰”上先进科技
· 传统文化教育需要分级教材
· 湖北中小学将有传统文化专职教师
· 今天,我们如何向传统文化致敬
· 传统文化提升个人素养 "90后"暑期热衷学国学
· 易中天:在传统文化中找到为现代化服务的东西
· 将传统文化经典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
· 教育部长陈宝生谈传统文化进校园要做好3件事
· 修订版小学语文教材大幅增反映传统文化内容
· 教育观察:进补传统文化大中小学生“药方”不同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