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二十八/二十九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教育部 > 新闻发布会 > 发布会信息
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机制第一次会议及工作会议有关情况通报
2010-05-27    

字体大小:

  一、活动基本情况

  5月25日上午,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机制成立仪式暨第一次会议在京举行。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和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的共同主持下,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机制成员单位代表、中美两国外交、教育、科技、文化、体育等领域知名人士、两国学生代表等300余人参加了活动。下午,双方机制成员单位还举行了工作会谈。

  此次活动工作重点突出、人文特色鲜明、内容丰富紧凑、气氛热烈庄重,取得了增进战略共识、加强两国互信、深化人文合作、形成辐射效应的丰硕成果。

  二、机制成立的背景及意义

  在胡锦涛主席和奥巴马总统的关心和支持下,两国政府决定建立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机制,共同推动中美人文交流达到新的水平。磋商机制的建立是中美关系史上一个创举,是两国关系发展与时俱进的结果,标志着两国关系在一个新的领域的深化,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机制的建立,将进一步深化中美人文交流与合作,有助于为两国关系实现长期、稳定、良好发展奠定坚实的社会基础。

  三、刘延东与克林顿短暂会见情况

  双方正式会议前,刘延东国务委员会见了克林顿国务卿,二人均肯定了中美两国开展高层人文交流的重要性,并表达了继续共同努力推动此项工作的意愿。

  刘延东国务委员和克林顿国务卿还与中美两国学生代表进行了亲切交谈,询问他们的学习生活情况,勉励他们互相学习、加强交流,为促进中美友好贡献力量。

  四、第一次会议有关情况

  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机制第一次会议由刘延东国务委员和希拉里?克林顿国务卿共同主持,双方机制成员单位负责人参加。

  在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机制第一次会议上,刘延东国务委员和克林顿国务卿就加强双方人文交流提出了具体设想。双方讨论了深化中美人文交流的重要意义,对机制工作提出了建议;明确了中美人文交流的定位;谋划了中美人文交流的长远发展。双方均表示对机制充满信心。

  刘延东国务委员对机制提出了四个倡议:第一,立足高远,服务大局。双方应站在建设21世纪积极合作全面的中美关系的高度,把加强人文交流作为发展两国关系的重大战略,以长远眼光统筹规划,整合资源,为增进两国人民友谊和中美关系长期发展发挥战略作用。第二,相互尊重,真诚沟通。双方应充分运用好这一机制,坦诚相见、平等交流、求同存异、增进理解,相互尊重和照顾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推动中美人文交流再上一个新台阶。第三,突出重点,务求实效。双方应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以人与人的交流为重点,全面深化在教育、科技、文化、体育等领域的交流合作,保持机制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第四,着眼未来,持之以恒。青少年是中美关系的未来和希望。双方应多为两国青少年创造相互了解、相互学习的机会和条件,确保中美友好薪火相传,后继有人。

  五、成立仪式有关情况

  第一次会议结束后,刘延东国务委员和克林顿国务卿共同出席了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机制成立仪式,分别发表热情洋溢的致辞,并代表两国政府签署《关于建立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机制的谅解备忘录》。签字仪式后,中美学生代表还共同表演了精彩的文艺节目。

  六、工作会议有关情况

  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机制工作会议于5月25号下午召开。中美两国代表就在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机制的框架下,深入落实第一次会议重要共识,深入挖掘两国丰富的人文交流资源,推动中美人文交流迈上一个新台阶在教育、科技、文化和体育领域开展了分领域磋商,就未来合作充分交换了意见。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刘延东在第三轮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会议上的讲话
· 中美人文交流:以心相交,方能成其久远
· 第三轮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5月将在京举行
· 第三轮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联合成果报告
· 第三轮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将在北京举行
· 中美人文交流结硕果:落实首脑共识 传播中美友谊
· 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机制正式成立
· 刘延东:大学应在中美人文交流中肩负更大责任
· 刘延东戴3D眼镜体验美国最新医学成果
· 中德高级别人文交流对话机制首次会议将举行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