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二十八/二十九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基础教育 > 基教研究 > 课程研究 > 综合研究
诊断多媒体课堂教学
2004-10-10    北师大附中平谷中学 陈学生

字体大小:

    摘要:多媒体以其信息传递的快捷性,知识更新的便利性,媒体内容、形式的新颖性走进了课堂。无疑给课堂教学带来了无限生机。根据自己观察,在使用中,学生的学习效率与教师精心设计的多媒体使用不成正比。于是对高一(5)各班260人进行了问卷调查。本文试从这些调查资料的结果中对 多媒体课堂教学进行诊断与诊治。望与同仁共同提高

    关键词:多媒体课堂            诊断与诊治

    近几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和推广,多媒体以其信息传递的快捷性,知识更新的便利性,媒体内容、形式的新颖性走进了课堂。这种教学方式我们把它成为多媒体课堂教学。其主要特征是:上课以使用课件来完成教与学的任务。把图片、音频、文字资料、板书以动画的形式呈现给学生。通过近二年的课堂观察,在这种方式之下老师拿起粉笔不能很流畅的写出黑板字;学生们的学习效率与教师精心设计的多媒体使用不成正比,虽然他们聚集会神的在认真的听、看。

    依据杜威的《我们如何思维》中反省思维理论反省一下我们多媒体的课堂教学情况,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让更多的老师少走弯路,于是我对所教高一(5)各班260人进行了调查,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做出改进措施。

    一:调查内容及调查结果 

问     题

理由

你的建议

1:你对多媒体教学环境满意吗

100%

不单调乏味

到机房上更不错

2:你对使用多媒体教学方式满意吗?

30%

70%不是很满意

见备注说明

恰当的使用

3:你对教师使用的教学课件满意吗?

80%

20%不是很满意

见备注说明

分析过程需要教师

4:多媒体的使用提高了你的学习效率了吗?

30%

20%不是50%提高不大

见备注说明

增加我们的独立思考时间

5:它的使用能建构起你的知识体系吗

20%

30%有帮助50%不完全能

见备注说明

适当的板书

    二:问题诊断:

    1:肯定学生都喜欢在多媒体的环境下学习。而不是单一的黑板、粉笔、小黑板。有的同学提出一人一机的更高要求。

    2:“你对使用多媒体教学方式满意吗?”这个问题的结果看有两种观点:通过对满意同学平时上课状态和成绩分析,他们几乎是基础比较差的学生。不喜欢看书、记笔记。他们阐述的理由也能证明这一点:好玩,有兴趣:听歌、看电影、看图片有意思。因此虽然是满意,但成绩并不高。

    剩下的同学是不十分满意。看他们说的理由:“多媒体向电影一样,太快一闪即过,知识点记不住,写不下来;重点知识点还没完全理解就过去了;多媒体的知识容量大,因此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放的较快,我们的思维速度是跟不上放的速度;不如教师讲的,板书的生动,让我们更能理解;太累,一节课下来,眼酸、头晕、想趴着睡,因为只有人文类的一些图片看的清晰,理科的文字和变化过程看不真切。”

    “老师讲解、板书的过程实际上是我们灵感、思想、相互碰撞和形成的过程,而多媒体没有我们思想的形成过程。我们感觉不到教师本人的思想,教师的思想不是太活跃。从这里就看出了学习效率和知识自我建构的结果。”

    总之,通过学生阐述的理由和建议说明:多媒体教学中课件的使用在一定的程度上是流于形式。是教师自己精心设计、自己导演的一出精彩的教的画面,虽然知识之间环环相扣。同学们提出的恰当的应用,很让我们寻味。

    三:解决途径

    (一)依据一:现代教学论研究证明,学生的学习心理过程是两方面:一方面是: 感觉——思维——知识形成(智慧);另一方面是感觉——情绪——意志(性格)形成过程。前者是一种认知活动,后者是情感过程,是非智力因素。两者密不可分,确一项都不成其为真正合理的过程。尤其是情感过程更重要,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学习知识的效率。也正因为次,新课改把情感、态度、价值放在了首位。根据这个理论我们来解决:感性认识与理性思维升华过程中资料的选用帮助深化理解课本的重、难点。很大程度上不是资料越多,越热闹更好,而是最说明问题的内容。这一点要求我们做到教师要深挖教材,怎么深挖教材那?首先要读懂大纲和教学目标。先弄清楚大纲对我们的要求和掌握的程度,在读教材。根据教材的内容挖掘出知识点之间内在的联系。先讲什么后讲什么,知识的递进是由表及里,层层深入揭示规律性的知识,形成学生自己的智慧。

    依据二:建构主义理论告诉我们,学习是以思维为中介的,为了更直接的影响学习进程应减少对传递技术的过分关注,而更多的关心在完成不同任务中如何要求学习者思维的技术。德利的认知工具也说明这一点。计算机多媒体是知识建构的助成工具。从学生所出示的理由“它局限了教师本身的思想,使思想不能太活跃;老师讲解、板书的过程实际上是我们思想,灵感相互碰撞和形成的过程,而多媒体没有我们思想的形成过程。”也告诉我们他们在建构自己知识体系的过程中多媒体只是助成认知工具。情感、态度、价值的形成需要助成认知工具,同时也需要教师的恰当讲解、学生自己的思考三方面的共同完成。这也正符合构建自己的专家系统所说的“学生必须界定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分析因果关系,构建逻辑关系规则库。”因此在一节课中,课件放映时间、速度、方式、教师的讲解、板书要与学生视觉、听觉、思考进行恰到好处的衔接,不能违背学生认知生理规律。实质就是要解决多媒体课堂中的师生有机互动问题。由此两个教学理论就是把传统教学中黑板、粉笔与多媒体课件的使用有机的结合。名师杨子坤在一次教学视导的交流中也强调这一点“不能没板书,不能小看在黑板上写的那怕只几个字,没有它实际上就是忽略了学生的学。” 这些要求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重新组织教学。

    总之,依据这两个理论,将传统的教学方式与多媒体恰当的结合,在师生不间断的互动中完成教与学,体现教师主导学生是主体的原则。

    (二)理论应用举例:我们以中国近现代史上册第一章第三:第二次鸦片战争 为例来说明。导入:教师动:放课件:第一批不 等条约。学生动:出示一个条约就让学生思考回答丧失了什么权利。达到复习巩固旧知识的目的。然后让学生阅读P18阅读与思考。这里师生一起来分析材料中现象出现的时间、事件、说明的问题。从而说明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性质发生变化。书上有的资料尽量让学生看书阅读,没必要在写在幻灯中。然后教师用语言导入:“10年过去了,这些资本主义国家在这些不平等条约的保护下,是否得到了预想的效果那?”放资料,1853年英国在洪都拉斯与中国销售棉纺织品的获利情况。学生从资料当中很快看出来,拥有3。6亿人口的中国与拥有14600人的洪都拉斯购买英纺织品的悬殊状况。这个问题怎样解决?同学们立刻明白要讲的内容是什么了。到此,教师板书写出课题。不能只顾放幻灯,而忽视了传统的板书。在这里温习学法:一个事件包括几方面。学生回答时教师板书。进入第一个问题的学习——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写完后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然后让学生回答,此段说明的是什么问题。在这里教师要引导说了几个层次 ,培养他们仔细阅读的好习惯。然后教师进行放幻灯出示总结。在这里教师虽然出示了幻灯但仍然需要板书,避免后面同学和前面角落同学看不清楚,关注班里坐在不同角落和层次的同学。写出原因。然后进行分析,哪个是根本原因,那个是直接原因。这个师生互动程序里有教师的讲解、板书,学生的阅读,思考。它很好的解决了多媒体的使用与传统的板书,看书、思考相矛盾问题。也没在给偷懒同学提供偷懒的机会。学生实现耳、眼、口、脑"全频道式"接受。切不可自认为都写在了幻灯片上,给学生一放就 完事。陈述性的知识必须依赖学生自己精心的阅读课文。

     继续指导学生看第二自然段,引导学生分析,为什么英纺织品在我们中国没有市场?同学答:穷!!教师引导,难道没富人吗?什么人不穷?学生立刻回答:地主、官僚。继续问:难道地主、官僚用他们手中的的银子去吃、去玩、去旅游吗?同学们笑了,他们很轻松的听课,回答问题。有的同学说,他们用钱买田置地。对!这是什么社会的经济特点?叫什么?英纺织品滞销的根本原因是什么?问题很快就解决了。大家看到在这个过程中,答案不是我给的。而是通过我的引导师生互动同学得出的结论。这样同学的思维水平才有所提高。问题才真正搞明白,才能达到理解记忆的目的。这种互动实际就是视听与思考相结合。就是程序性的知识来源于教师与学生的彼此点播,隐性的知识才能突显出来。多功能协调起来。

    教师讲述:当修约的要求被请政府拒绝后,他们是怎么做的?指导阅读课文——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三分钟后为检查阅读情况,让学生明白为什么就能成为借口放幻灯片,出示亚罗号船。在这里让学生观察后教师点播,让学生回答:这是哪国制造的船?学生兴趣很高,有的同学说英国,有的同学说中国。教师让这种意见同学说出根据!!同学明白了中国船,英国的国旗。学生明白了成为借口的问题焦点。形象认识进入抽象的思维阶段。在放《马神甫在西林被处死》的图片。让他们从图片上辨别那个是马赖?为什么?在这里教师应提升学生的认识水平,继续问:处死他 的依据是什么?很快,那个条约就想起来了。这样,利用幻灯和教师的讲解有机的结合新旧知识很融洽到一起知识体系在学生大脑中建够起来。引导学生构建逻辑关系库。

    (2)完成知识到情感、价值的升华过程。在这里教师拉近历史的近距离,让学生明白今天总是在诉说着昨天的历史,并进行情感和价值观的培养。情感价值是师与生心灵互动,思维相互碰撞的结果,没有这个过程是很难形成学生正确的观点的。于是引用资料:题目《圣人真面目》2000年10月1日,罗马教廷把所谓在 “中国致命”的120名外国传教士和中国的教徒册封为“圣人”其中作为近代殖民主义、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外国传教士有33人,梵蒂冈此次宣封的所谓“圣人”有个叫马赖的人。中国人对他记忆忧新,他就是著名的“西林教案”的主角。通过你了解的历史知识,你认为他是“圣人”还是罪人?学生回答。继续问:外国传教士的活动与西方列强的武装侵略是什么关系?回答完毕继续问:梵蒂冈封圣的目的是什么?通过查询,你看一下这事件的结果如何?学生听完,有的说这是真的吗?对呀,他们的目的是什么?给学生几分钟的讨论。在这里有学生一下子想到:日本更改教科书问题,是不是一样的。我们到底相信谁?我乘机告诉他们,求真是我们学历史、研究历史要遵循的原则。在这里没有连续的用幻灯打出问题,而是我由浅入深的逐步引导。其原因就是教师的思维,思想要与学生同步,这样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

    总之,整个课程总是在传统教学与多媒体使用中反复的进行;总是在教师点播与学生阅读思考中反复的进行。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学生所说现象的出现。实现耳、眼、口、脑"全频道式"接受,多功能协调,"立体化"渗透.才能有效的处理“知”与“情”的关系。我们只要搞清楚是为激发兴趣?还是解决问题?是提供资料揭示规律,还是为加深印象?还是学生思想内容的升华。就能利用多媒体认知工具达到我们预定目的。很好的选择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方式。时刻记住只有师生间的有机互动才能达到教学目标。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