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二十八/二十九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高等教育 > 高教研究 > 综合研究
大学教育:理论脱离实际怎么办?
2013-10-28    光明日报

字体大小:

  【教学探索】

  大学教育:理论脱离实际怎么办?

  今天,中国大学教育的短板何在?其中之一就是理论脱离实际。具体表现在教学内容与市场需求脱节,这既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也影响了毕业生就业工作。

  笔者对于解决自己和学生理论脱离实际,难以适应社会需求问题的突出体会有两个:一是市场需求威力大;二是社会力量威力大。对此,提出几点对策。

  所有学生的毕业设计都与就业和市场需求挂钩

  这一方法的特点,一是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查社会上相关行业企业的情况:招不招工?发展前途如何?待遇如何?二是根据调研结果,展开游说所相中企业的工作:学生如果到企业实习,那么,他们就以企业的产品进行毕业设计,在老师的帮助下,企业产品的质量很可能会得到提高,满足市场需求,至少,也能使学生适应工作的需要。

  我认为,社会上的企业成百上千,有着各自的需求,学生也各有特点,这两者如何契合?唯一的办法就是调查企业的情况。就企业的需求与学生的特点而言,调查使两者得到初步契合,实习则使两者的关系得到进一步的磨合。以企业产品作为学生毕业设计的对象,是解决大学教育理论脱离实际问题的重要方法之一。

  将课堂搬到企业工作现场

  我的做法是:请企业总工程师、工艺、技术等多部门专业人员,围绕学生的毕业设计,讲解该产品原有的功能、原理、结构、设计方法与制造工艺技术,及其过去的演变史和未来的发展趋势;请他们对学生的毕业设计进行点评;鼓励和捕捉学生就该产品创新思维的火花;结合产品,对企业专业人员的讲解、点评进行梳理和系统化,并对毕业设计中存在的亮点和问题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就产品的创新设计进一步向纵深发展。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一措施在教学工作上的巨大优势在于:充分利用了社会资源,如企业人员、场地、设备等为教学服务,解决了课堂教学所存在的短板问题。

  跟踪学生实习情况并随时作出相应处理

  作为企业,作为实习生,都不免存在各种问题。这样,紧密跟踪调查学生实习的情况并作出相应处理措施的威力,就充分显现出来了。

  企业的抱怨是这些学生吃不了苦、责任心差。比如召集同学们开会时,让他们抬条长椅到会议室,学生们把长椅丢在门外就不管了;车间主任安排两位同学打扫车间场地,他们不愿干……学生的抱怨更多:公司发货时把我们当搬运工使唤,晚上让我们值夜班当工人使……

  一旦将学生置于社会,其问题特别是我们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便会得到暴露,而这时,正是老师对症下药,进行相关工作的好机会,不可错过。对于学生暴露的问题,一是随时发现随时教育和日常教育相结合。二是经常邀请社会上的优秀企业家给学生做报告、座谈,讲企业的发展史。优秀企业家亲身的经历,对于学生的品德,吃苦耐劳精神,理想,学习与市场结合意识等各方面的提高,具有巨大促进作用。这样,学生安心了,企业满意了,实习,特别是在学生对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上效果就更好了。

  俗话说,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我认为,就解决学生在学习的内容和思想两者上都不适应社会这一问题而言,社会上存在的力量,有着学校不可替代的作用,关键在于教师如何进行利用。

  努力进行专业教学的研究与改革

  作为重头戏,这里有两个要点:一是调研企业和市场:二是围绕企业和市场需求进行重新学习和研究。

  不管是酷暑严冬,还是节假日,都应广泛深入企业进行调研,了解企业在具体技术创新上的需求动向。同时,以上述调研结果动向为指导,努力进行学习和研究,以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解决教师自身和教学工作理论脱离实际的最好办法就是下基层。就解决我们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而言,基层的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作为理工类院校的教师,下基层不能跑马观花,蜻蜓点水,下基层的要点在寻找市场需求与教学工作的结合点。一旦找到市场需求点,我们也就找到了进行再学习和解决相关问题的方向。

  我的切身体会是,围绕市场需求进行的基层调查工作,和依靠社会力量帮助解决问题,简言之,就是下基层和依靠基层,是进行大学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谭湘夫 作者单位:湖南理工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大学教育如何改革创新?
· 学校就是传授知识,学生就要参加考试
· 大学教育对提高学生道德水平作用有限
· 大学教育如何面向未来
· 北京大学校长林建华:什么是成功的大学教育
· 面向新时代 大学教育是“破产”还是“重塑”
· 访李培根教授:大学教育最高境界是心灵的抵达
· 新型交互技术加速大学教育模式变革
· 让大学教育回归人才培养本位
· 大学不能培养“失去灵魂的人才”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