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二十八/二十九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高等教育 > 高教专题 > 校园贷
长沙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加强“校园贷”监管 提高准入门槛
2017-01-06  中国青年报  

字体大小:

  “当前市面上有100多种‘校园贷’平台,部分不良网络借贷平台采取虚假宣传、降低贷款门槛、隐瞒实际资费标准等手段,诱导学生过度消费,甚至落入‘高利贷’陷阱,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给大学校园的正常教学秩序带来了不良影响。”1月5日长沙市人大代表陈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说。

  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的陈树是长沙市第15届人大代表,目前在湖南一所高校工作。去年以来,他和长沙市政协委员袁妲深入湖南多家高校,调研“校园贷”现状。在2017年的长沙市两会上,他们提出了《关于对校园网贷加强监管的建议》。

  陈树说,据他们调查,湖南一些大学已成不良网贷重灾区。2016年10月,湖南某高校体育专业大四学生借用18名同学身份证,从“校园贷”平台贷款超50万元后失联;长沙某大学40余名学生被诱骗贷款,背负欠款总额达37万元;长沙某高校的小李同学,因无力偿还逾期网络贷款高额的手续费和利息,多次被挟持和软禁;湖南近百名学生陷“传销式骗贷”,涉案金额达200余万元……

  他们走访高校发现,很多“校园贷”存在问题:贷款审核上存在漏洞,身份审核形同虚设。学生申请借款仅需提供身份证、学生证等证件信息便可现场办理,不需家长或者老师提供担保书。

  很多案例中,都是冒用了大量同学的身份信息,并且大多平台对借款用途无审核机制,更无跟踪机制。通过网络平台借贷的学生,大多是用于购买超出其实际购买力的奢侈品,甚至用于赌博、酗酒。对借贷用途审核的漏洞,助长了借贷者的恶习。

  陈树指出,一些“校园贷”平台采取虚假广告宣传,设置高利贷陷阱,恶意诱导过度消费,还有一些电子商务公司“挂羊头、卖狗肉”,以电子商务之名,行网络信贷之实。

  某些“校园贷”设置高利贷陷阱,所谓“零利率”的广告宣传单,其实际年利率高达30%以上,并对逾期的贷款收取高额的“管理费”,费率不透明,暗箱操作。大学生大多无收入来源,某些“校园贷”平台不考虑学生实际的偿还能力,在广告宣传中恶意隐瞒实际资费,风险警示几乎为零,并且在校园里大力发展“学生业务员”,诱导学生过度盲目消费,形成恶性循环。

  对于逾期贷款的学生,不法放贷者常采取恐吓殴打、威胁软禁学生等手段,进行暴力催收,甚至催生“裸贷”行业的盛行,不堪催款压力的大学生弃学的案例屡见报端,对学生的人身安全和校园秩序造成重大危害。

  “我们分析大量‘校园贷’引发的案件发现,几乎所有的受害者走上绝路之前,都有在多家‘校园贷’拆东墙补西墙,雪球越滚越大的经历。“校园贷”平台的征信系统形同虚设,信息不共享,有些不法分子在高额利润的诱惑下,明知贷款人无偿还能力依旧一再重复贷款,最终导致诸多不良事件的发生。”陈树和袁妲告诉记者,去年4月,教育部联合银监会印发了《关于加强校园不良网络借贷风险防范和教育引导工作的通知》,要求加大不良网络借贷监管力度,起到了较好的效果,“校园贷”乱象有所收敛,不过《通知》中并没有对“不良网络借贷平台”予以具体定义。近期,许多省市都针对“校园贷”出台了地方性文件,如重庆、上海、深圳、广州等地,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不良“校园贷”在网络上依旧十分猖狂。

  因此,他们建议长沙市金融办等部门出台相关条款,对“校园贷”产品的行业细则予以规范和限制,并向湖南省银监会提出关于“校园贷”监管的补充建议:平台需对学生贷款资质、以及资金用途均需进行严格审核,并必须进行线下风险评估,确保资金的合法使用,对虚假信息审核不实或对还款能力明显不足的大学生贷款,平台需承担相应责任;不得以手续费、滞纳金、违约金等各种名义变相设置高利贷陷阱;不得以任何形式隐瞒手续费、服务费、利息、逾期罚息等所有费用情况。平台严禁向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放贷;对于年满18岁的大学生,未取得家长、监护人等第二还款来源方书面同意,不得发放贷款,未尽此告知义务而引发的还贷纠纷,平台要自行承担责任;未经学校允许,不能在校园内开展网贷营销宣传活动;采取在校园里发展“学生业务员”等非法营销手段的平台,应当予以取缔。

  他们还提出,应对长沙市的“校园贷”产品进行彻底清查整改,并鼓励群众举报;建议提高网络信贷公司的准入门槛以及严格的资质要求。将具有欺诈性、不合规、有隐患的“不良校园贷产品”坚决清除;贷款利率高、催收手段极端的小公司应该严格取缔;对引发恶性案件的“校园贷”平台予以关闭,保证有序的金融市场环境。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全国学生资助中心今年三次预警校园贷
· 警惕校园贷穿上“新马甲”
· 校园贷新套路:以兼职为饵 一不小心就成“老赖”
· 不良校园贷都有哪些“坑”
· 校园贷整顿进行时 仍有小广告“盯”上校园共享单车
· 校园贷“正门”已开,能给大学生“贷”来满意吗
· 监管叫停校园贷 学生仍可在部分借贷软件获得贷款
· 同学,这些贷款千万不能碰
· 教育部回应“校园贷”问题:网贷机构禁向大学生放贷
· 教育部:网络贷款机构不许向在校大学生发放贷款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