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二十八/二十九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高等教育 > 高教新闻
中国政法大学整合资源:学科跨界原来可以这样搞
2016-05-15  中国教育报  

字体大小:

  中国政法大学深度整合资源,打破学科壁垒,让优秀教师施展拳脚——

  学科跨界原来可以这样搞

  26∶20∶4,这是一组什么数字?

  这是2015年底中国政法大学设立首批跨学科教研室的申请数量、答辩数量和“中标”数量的比例。在评审专家的层层筛选下,创新创业教研室、法学学术精英人才培养跨学科教研室、学生职业发展教育教研室、历史与社会跨学科教研室,“组团”拉开了学科跨界从“虚”走向“实”的序幕。

  在法学类专业占据半壁江山、拥有全国最大最全法学教育体系的中国政法大学,在二级学科划分过细、学科壁垒森严、学科资源单一的传统下,会走出一条怎样的学科跨界之路?

  破壁:让学科资源活起来

  陈景辉是法学院法理学研究所副所长,也是学校法学学术精英人才培养跨学科教研室负责人。按照规划,学校“法学学术精英人才培养实验班”首期只面向大一学生选拔不超过30名学生,但陈景辉依旧嗅到了这项工作的颠覆性味道。

  他说:“我们是一个最‘实’的跨学科虚拟教研室,因为要实现法学学术精英培养目标,现有的课程体系必须做出非常态大改变,有新开设的课程,有新调整的课程,而这些都要触动原有的课程体系。”

  围绕实验班不同以往的培养方式,原则上,他们这个跨学科教研室在两年之内至少要开设3门全新的课程。虽然课程名称还没有最终敲定,但取向很明确,就是要打破现有的以法律条文制约学科分野的局限,主动破解法学内部的学科壁垒,同时引入经济学、哲学等学科门类。

  “这或许会带来学校现有的4个法学院在学科划分上的改变。”陈景辉说。

  “设立跨学科教研室的初衷就源于学科之间较深的壁垒。”学校教务处处长卢春龙说,作为一所以法学为主的多科性大学,学校的学科相对比较单一,学科细化情况比较突出。

  以法学一级学科为例,其下的二级学科越来越细化,种类非常多,几乎所有的部门法都演化成二级学科,学科间的壁垒也随着二级学科的细分而向下延伸,形成知识跨界流动的一条鸿沟。

  “我们每年大约能招到1000多名法学类专业学生,我们能不能拿出30个名额,开始这样一种跨学科培养的试验?”卢春龙说,其实这些跨学科教研室可以说是应人才培养需求而产生的。他现在几乎每个月都要和几个跨学科教研室的负责人开碰头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督促进度。

  “报考中国政法大学的学生,第一志愿几乎都是法学。在法学突出的强势面前,如何从本科开始实践多专业、多科性的复合,是我们一直在探索的。”学校副校长于志刚坦言,从2008年开始,学校大胆尝试“双专业双学位”培养模式。

  学生毕业时获得两个学位证,一张毕业证上呈现出两个专业,由学生自愿选择将哪个专业排在前面。“我们后来发现这种学科交叉的培养模式效果特别好,很多法学以外专业毕业生甚至发展得更好。”于志刚感叹道。

  拆墙:让优秀教师动起来

  有一个现象一度让于志刚很纳闷儿,每年学校都会引进很多海归博士,几乎每个人都有亮眼的简历和学术成果,但任教一段时间以后,“好像就看不到他们了,连双语课程都很少开设”,更别说展现学术专长了。

  问题出在哪儿?

  “这些优秀人才引进之后,无用武之地,学术优势、语言优势都发挥不出来,这无疑是大学的尴尬。”于志刚将出现这种状况的根源归于传统学科壁垒下的学术局限。

  无论是从欧美、澳洲还是日本留学归来的博士,都需要按照既定培养方案教授既定的课程,偶尔开选修课。除了在课堂上发挥自己的学术专长,这些海归人才很难按其所学的知识进行体系化教学。

  “如果这些优秀师资始终没有释放自己的能力、知识体系和国际化经验的空间,显然既不利于优质资源的盘活,也不利于新专业新学科的发展。长此以往,我们拿什么搭建培养国际化、区域性人才的平台?”于志刚说。

  设立跨学科教研室成为缓解矛盾的一种解决路径,让教师根据学术兴趣和专长自愿组成跨学科教研室,开发新课程,编写新教材。学校为每个新设立的跨学科教研室提供30万元的专项经费,如果运转正常,3年后将继续提供经费支持。“虽然每名教师的行政隶属关系不改变,但今后将有越来越多的教学任务要依托跨学科教研室来完成。”

  卢春龙说,设立跨学科教研室的标准之一就是组成教师必须有不同的学科背景,借此改变传统教研室单一的教学科研模式,盘活现有教师资源。

  虽然首批只有4个跨学科教研室获得了“准生证”,但这无疑是拆墙的开始。在学校做加法而不是做减法的改革思路下,跨学科教研室开启了另一个教学科研维度。

  以70后为主体的法学学术精英人才培养跨学科教研室成员,每天都斗志昂扬。虽然法理、法律史、民法、宪法、行政法、国际法、知识产权乃至哲学等学科的十几位教师,经常要往返于相距近40公里的两个校区之间,但他们却依然精神抖擞,因为他们感觉到自己在参与一项不同寻常的改革。

  于志刚则更愿意将这种改变解读为多学科人才的大融合,通过这种融合把优秀师资的激情、优越性、成就感释放出来。当这种融合成为常态,下一步就是新学科和交叉学科的建设了。

  交叉:渐进式改变大学生态

  “围绕一门课程形成一个教研室,这种模式产生的时代背景和社会条件现在已经非常弱化了。”于志刚说。

  在他的设想中,以设立跨学科教研室为起点,把新的课程建立起来,以通识教育或创新学分的形式纳入培养方案,推动本科教学改革,进而促进大学生态的多样性。

  “而激发学生学术兴趣,释放优秀教师资源,则是这种探索的副产品。从一个小的教学环境开始改变,最终可能会改变一所大学的生态。”于志刚说。

  2011年,全国唯一一所文科院校与中国科学院联合举办的协同育人项目——“成思危现代金融菁英班”在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正式起步。合作的意图很明显,就是有效整合学校金融、法学学科资源与中科院数理、管理学科资源,将学生的经济、金融和法律等几大知识模块融合在一起,以期培养出具有创新思维、国际化视野、深厚的现代金融理论素养,掌握数理分析工具、能够从事现代金融相关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5年间,“成思危现代金融菁英班”果真如预想般结出硕果。从这里走出的学生,不乏全国大学数学建模大赛一等奖、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一等奖等获奖者。

  “当初我们设计这个班的培养方案时,着眼于4个方面,即运用型、交叉学科、国际化、创新性。”学校商学院副院长朱晓武说,“成思危现代金融菁英班”的跨越是两个方向的:一是跨专业,就是将数学、物理、法学、金融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尽收麾下;二是跨院所,最初70%的教师都是从中科院聘请来的,现在稳定在50%左右。

  朱晓武说:“经过交叉学科培养的学生经常让人脑洞大开,一名本科生设计了一款以PM2.5指数为标准的指数金融衍生产品,由此形成的学术成果不仅被国内核心期刊采用,还形成政策报告提交到证监会环保部。”

  理念一旦稳固下来,行动上随之呈现百花齐放的形态——

  从民商经济法学院、国际法学院、刑事司法学院等3所法学院挑选学生组成虚拟建制的法学西班牙语实验班,致力于培养我国紧缺的西班牙语法律人才;

  致力于培养本科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年度学科竞赛式学术交流平台“本科生创新论坛”,坚持鼓励、推动多学科的交叉与融合;

  教育法、卫生法、体育法、金融法、财税法等“血统复杂”的专业纷纷出现在学校2016年硕士研究生专业名目中,且平均报录比接近10∶1。

  “没有通识教育的专业教育,学生获得的专业技能只能是没有灵魂的躯壳;而缺乏专业教育支撑的通识教育,也容易成为一种缺乏根基的空中楼阁。”于志刚说。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中国政法大学发布最新人事任免
· 中国政法大学以“六个着力”为抓手扎实推进依法治校工作
· 中国政法大学:数据分析助力“跨界学习”
· 马怀德任中国政法大学校长
· 教育部任命李秀云为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
· 中国政法大学搭建数据共享平台 破解数据孤岛难题
· 中国政法大学:创建智慧学习环境 服务教学方法改革
· 中国政法大学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 收录取短信后被拒录 考生诉中国政法大学要求入学
· 中国政法大学成立国家创业创新发展与规范研究中心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