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二十八/二十九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高等教育 > 高教新闻
对话教育专家:高校财务透明是学费上涨的前提
2014-07-25    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青年报

字体大小:

教育专家:高校财务透明是学费上涨前提

公办高校每年的预算额度、预算结构以及支出情况,不能是一本“糊涂账”

  李奇,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博士生导师。

  近年来,高校学费上涨的趋势正在逐渐蔓延。据不完全通过,从去年开始,已有8个左右的省区市,对所属高校的学费进行了上调,有些省份的上调幅度竟然高达60%。

  高校学费该不该涨?如果学费上涨,应该注意哪些问题?日前,中国青年报记者就这一话题专访了高等教育问题专家、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博士生导师李奇教授。

  中国青年报:您怎么看近期许多地方调整高校学费的做法?

  李奇: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后,我国高等教育开始全面收费,其公共产品属性开始降低,私人物品属性开始增强,学生及其家长开始成为高等教育的消费者。因而,要上调学费,高校就必须尊重学生及其家长的知情权、选择权和听证权,如果高校一方面提高学费,另一方面毕业生就业却越来越难,这显然不符合市场规律,上调学费的正当性就必定会受到公众的质疑。

  不同高校学生本科教育后的增值状况有哪些特点?我们现在平均培养一个大学生的成本到底是多少?只有弄清楚了我们现在培养大学生的成本,以及对这个成本法定的分摊比例和结构,也就是国家财政分担多少、社会分担多少、学生分担多少,才好确定一个合理的高校学费标准。如果这些都还是一团浆糊,那么对高校学费调整的讨论只会流于形式。

  中国青年报:您的意思是学费上涨应该以高校教育质量和财务透明为前提?

  李奇:是这个意思。通常,高质量与高收费是成正比的,高质量意味着更多的成本投入。因此,质量透明是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和选择权的一个前提条件。在此基础上,如果能够合理地计算出当前培养一个大学生平均需要的教育成本,确定学生分担的比例,就能制定各校的学费标准。通过让公众了解,每年高校在教学、科研、后勤、基建、“三公”等领域各自花了多少钱,从而既可以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和选择权,也可以说明本校收费标准的合理性。

  遗憾的是,现在虽然有《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办法》,但是实际执行的状况却很难令人满意。公办高校每年的预算是多少、预算结构如何、实际支出情况怎么样等,这些按道理公众有权利知道的事情,现在都是比较模糊的,尤其是具体的人才培养的成本投入更不透明。

  中国青年报:有关一些高校财务是“糊涂账”的批评声,已经持续很多年了。为什么很难改善?

  李奇:首先是制度问题。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政府提出了建立现代学校制度的目标。在传统的学校管理制度中,政府也许清楚高校的财务状况,但政府不一定有义务让公众了解高校的财务状况。而在现代学校制度格局中,政府需要保障利益相关者的知情权,否则,就可能出现“糊涂账”;其次是利益冲突的问题。按照委托代理理论,政府应该是高校运行的委托者,而高校的运行者应该是代理者,由于委托者和代理者在一些方面存在利益上的冲突,而且信息不对称,所以高校往往选择对自己有利的信息向政府、公众披露,隐藏对自己不利的信息;第三是管理权在行使过程中的随意性问题。高校的学术和行政管理部门具有很大的自由裁量权,从而可以游走在制度与现实之间,为腐败和权力寻租创造了条件。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杜玉波:充分认识做好直属高校财务工作重要性
· 高校财务状况评价将与财政拨款挂钩
· 财政部:个别高校存在“小金库”等严重问题
· 关于直属高校落实财务管理领导责任严肃财经纪律的若干意见
· 江苏宁夏等6省高校学费调整 最高涨幅超五成
· 西安交通大学:校园一卡通简化高校财务管理
· 多地学费上涨背后的高校发展观察
· 香港八大名校"自资硕士"新学年课程学费上涨
· 京多所民办学校上调学费 部分每学期涨3000元
· 学费调整后的大学你上得起吗?数读大学学费与收入比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