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CERNET > 下一代互联网
下一代互联网:琴声响起 世界都在聆听
刘万永

  一个网络的十年———记第二代中国教育科研网

  新闻背景:

  1994年4月20日,中国首次正式接入国际互联网,当时的信道宽度只有64Kbps。这一年动工建设的第一代中国教育科研网(CERNET),主干网带宽也是64K,跟今天普通家庭拨号上网的带宽差不多。与美国人相比,我们在互联网发展上的差距是整整25年。

  2004年12月25日,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纯IPv6互联网———第二代中国教育科研网(CERNET2)正式开通。中国人第一次在信息技术的研究和规模化应用上,走到了世界的最前列。

  琴声响起,全世界都在聆听。

  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宽敞的会议大厅里,随着指挥家双手的舞动,北京、武汉两地的小提琴手奏起巴赫的名曲。他们的舞台,是几分钟前刚刚开通的第二代中国教育科研网。

  坐在主席台的后排,中国教育科研网专家委员会主任吴建平教授的视野有点模糊。恍惚间,10年来的一幕幕随琴声轻轻在眼前流淌。

  起 步

  1994年的1月8日是个星期六,当时的国家计委科技司负责人找到国家教委副主任韦钰,提出请高校建立一个科研网。

  此时,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建成的“中关村地区教育与科研示范网络工程”主干网刚刚开通,中科院、清华、北大3家院校的网络联在了一起,但网络要继续向全国延伸,困难很多。

  纵观全球,“信息高速公路”的潮流一浪高过一浪。1993年9月,美国政府提出“国家信息基础设施行动计划”,誓让所有人都能经过“信息高速公路”进行联机通信,实现居家上班、居家上学、居家就医及电子出版、电子通信、电子图书馆、家庭电子影院、电子商务。欧盟、加拿大、俄罗斯、日本等纷纷效仿,投巨资进行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并将其作为未来国力强弱的指标。

  怎样迅速建立起一个全国性的互联网框架,紧跟世界信息技术发展的潮流?这一年8月,国家计委正式批复“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项目建议书”。这将是我国技术人员独立自主设计、建设和管理的第一个计算机互联网。

  急 追

  1995年11月,中国教育科研网提前一年建成,联网单位达到108个。我国有了第一个全国范围的TCP/IP计算机互联网。

  “当时国内没有其他互联网可以提供服务,仅此一家。”华南理工大学校长助理张凌教授强调。“如果没有中国教育科研网,中国的互联网还要推迟几年,”吴建平确信,“我们在做一项伟大的事业。”

  从1996年开始,中国教育科研网承担了国家科技攻关项目“计算机网络及其应用关键技术研究”。在网络管理、网络安全、搜索引擎、重大仪器共享、路由器等关键设备方面展开研究。

  历史把重任和机遇同时交给了中国教育科研网,它注定要创造出中国互联网发展史上的众多“第一”:1995年1月,中国大陆第一个电子刊物《神州学人》在中国教育科研网上出版。1995年8月,中国大陆第一个BBS站点水木清华在中国教育科研网上开通。

  1996年3月,提出中国大陆的第一个互联网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也第一次出现了中国教育科研网的名字。

  盘 整

  然而人们不会想到,就是这样一个写满辉煌的网络,直到1996年底,主干网的带宽仍只有64K。相比于急剧增长的接入需求,中国教育科研网的带宽成为最大的发展瓶颈。

  关键时刻,国家计委的支持解了燃眉之急。1999年,教育部进一步支持中国教育科研网主干网加速。3万多公里的自建网络,主干网带宽达到2.5G,线路传输的限制彻底打破了。

  “每到紧要关头,都是国家给予中国教育科研网最需要的支持。”中国教育科研网第一届管委会主任梁猷能说,为回报这种支持,中国教育科研网把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主干网上淘汰下来的东西,再换到地区网用,把每一台设备都用到了极致。

  在技术路线上,专家委员会准确判断国际技术发展趋势。有一家国外公司曾愿意资助数千万美元搞设计建设,专家们为了坚持正确的技术路线,毅然放弃了这笔赞助。更令人叫绝的是,在1998年中国教育科研网发展最艰难的时候,他们已经开始酝酿一个将彻底改变世界互联网竞争格局的机会———发展下一代互联网。

  腾 飞

  以IPv6技术为主导的下一代互联网,不仅将彻底解决IPv4协议造成的地址危机,让后起的国家获得足够的互联网地址,从而实现真正的“端到端”连接,大大提高网络的服务质量、安全性和传输速度,更重要的是,它的出现,带来了互联网重新洗牌的机会。

  目前我们所使用的第一代互联网,其发展几乎完全由美国独立完成,美国人垄断了光纤、元器件、路由器乃至操作系统、国际标准,全世界的网络都要向美国支付带宽费用。“这种局面必须改变。”1998年4月,中国教育科研网调集精兵强将,建成国内第一个IPv6试验床。2000年9月,我国第一个与国际下一代互联网连接的交换中心在中国教育科研网落成。2001年7月,中国教育科研网参与建设中国第一个下一代互联网试验网络。2004年3月19日,世界上最大的IPv6学术网第二代中国教育科研网开通……中国的“第一”正阔步成为全球的“第一”。

  到现在,第二代中国教育科研网已经与国内20个城市的100所高校相连通,进行着一系列宽带视频广播、模拟仿真、移动式应用和大容量、高可靠性的数据传输试验,并为国产设备提供测试和应用环境。

  “就像巨人滚石,下一代互联网的发展已经开启,不可阻挡。上一个10年,中国人走过了别人35年走过的道路;下一个10年,我们的明天会更美好。”吴建平说。

  
  

相关文章:
  • 李星:下一代互联网的建设与发展
  • 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企业驻地网建设通知
  • 八部委力挺下一代互联网 IPv6服务奥运
  • 走访互联网实验室 解读第二代互联网
  • 下一代互联网发展与CN2设计思路
  • 美计划将下一代互联网“改头换面”
  • 蒋耀平:信产部六点措施推进互联网发展
  • 胡启恒:中国互联网已走入稳健发展轨道
  • 邬贺铨:下一代互联网的机遇与挑战
  • 毛伟:把电话号码和互联网建立一种关联

  •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Copyright(c) 1994-2020 CERNIC,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